top of page

成事在天
「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」
很多時候,我們都會窮盡萬二分努力,
去做好自己的份內事。
然而,即使用盡畢生努力,結果未能如願。
因為,能否成事,並非由人去決定,
而是天主的決定。
願經常提醒自己「成事在天」
如此,便能覺悟自己的不足
同時也自我提點要謙虛、求知、補短。
搜尋


聖體聖血節:更新我們對基督真實臨在之情的契機
聖體聖事是天主教信仰的核心,提醒我們耶穌基督真實臨在於聖體聖血中。這不僅是一塊麵餅或一杯酒,而是基督以愛的奇蹟與我們共融的奧蹟。然而,我們是否真正將這份信仰融入日常生活中?基督聖體聖血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,讓我們重新省思聖體的意義,並深化對耶穌臨在的認識。...
Jasmin
6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一段住院的經歷提醒要隨時為「回家」作準備
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生老病死。近年,隨着社會人口急劇老化,甚至出現多宗長者失救的個案,不論教會內或社會中,都開始推廣及反思與長者聯繫的各種疾病。生命,本是十分兒戲。我們是命運的計劃者,但我們絕非生命的主宰。 筆者近日有一段經歷,不得不反思「生命的兒戲」這課題。早前因身體不適,本...
Jasmin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藉着愛德,維繫精神與靈魂的健康
談到「健康」,許多人都會著重肉身的健康,搶購各種健康養生保健品,好能獲得強健的體魄,以免一切病毒入侵。但今天澳門社會中,心理與精神健康的情況亦不能忽視。為你、為我作為基督徒,理應有更深一層的幅度:靈魂的健康。 「靈魂的健康」在於我們如何活出我們的信仰,我們如何與天主維繫緊密...
Jasmin
2024年4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靈魂的平安:真正休息的要素
廿一世紀的社會中,都市人生活多姿多彩、繁忙非常,甚至經常出現失眠、淺睡等問題,這些很多時與壓力所致。我們要如何才能達致靈魂內心的平安,讓我們每天都能以一個健康的狀態,進入真正的睡眠? 喧鬧快速的生活,導致我們沒有「多餘的時間」投放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;但事實上,這個說法實在有...
Jasmin
2024年3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傳統的主顯節降福家居禮
「主顯節」原本是東方教會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。在古代的思想脈絡中「主顯」(Epiphaneia)一詞的希臘文原意是:一位神出現,使人肉眼可以看見。這個原本是東方教會慶祝「耶穌誕生」的節日,很早便和「耶穌受洗」連結在一起,後來又融入耶穌在加納「變水為酒」的紀念。...
Jasmin
2023年1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【貧窮的大洲、簡單的國度】非洲:簡單與喜樂的老師
數年前,就在新冠疫情影響着全球的半年前,筆者有幸到訪非洲肯亞兩週;而本主日為「世界窮人日」,讓我憶起在這貧窮大洲逗留的兩星期,並藉此分享一下這個國家如何成為筆者心中的「小老師」,同時也讓我們記得世界最弱小的一群、最貧窮的民族,為他們獻上我們的禱告。...
Jasmin
2021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在我們各人心中,耶穌是誰?
福音中,耶穌問門徒兩個問題:「人們說我是誰?」、「你們(門徒)說我是誰」」這兩條問題仿彿在問我們,「我們說耶穌是誰?」 對的,究竟耶穌是誰呢?我們可能如伯多祿宗徒一樣,直接地說出耶穌就是默世亞;但默西亞又是甚麼呢? 但是,我們先撇開所認識的教理、神父的講道,以及我們的認知,...
Jasmin
2021年10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文學巨人托爾金:每名平信徒的榜樣
20年前,《魔戒》電影系列登上大銀幕,風靡一時,而不少人也自此開始認識《魔戒》的原作者托爾金(J.R.R. Tolkien)。各位又是否知道,其實托爾金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呢? 這位公教作者原籍德國,家族祖先大部分是工匠,原居於德國。十八世紀後期,整家移居到英格蘭。托爾金(...
Jasmin
2021年10月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奮鬥——尋找信仰路上的金牌
延遲一年的日本東京奧運,上週日晚正式落幕,疫情下的奧運,令各國人民都在電視前及社交網絡,為運動健兒打氣、加油。相信許多人都知道,各國運動員為凖備這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,天天訓練、每分每秒的奮鬥,在飲食與生活的細節上謹慎而行,為的就是在賽場上將自己最好的一面,盡力發揮出來。...
Jasmin
2021年8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夢境之思: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
幾天前,筆者晚上睡覺時,不時因「欲戴『其器』,必承其重」而醒來,矇矓中亦發現自己於夢中默想此句。 早上醒來,找了原文出處,發現此句竟來自一套韓劇;相信是從前無意中偶爾見過罷了。而該句的原句為:「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;欲達高峰,必忍其痛。」(或許是另有歷史及出處,知悉者請賜教)...
Jasmin
2018年6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「地獄的存在」與「克己和補贖」
為主真復活,阿肋路亞! 每一年, 我們重重覆覆過着相同的節日,有甚麼意思呢? 當然,並不是放假,而是要我們常常謹記,基督的救贖工程,也就是我們信仰的核心。 今天的福音,正是再次提醒我們要記起天主的救贖工程:天主派遣子到世界上來,為叫世界藉着他而獲救。而彌撒讀經亦十分有意思,...
Jasmin
2018年4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拍攝《受難曲》的見證與皈依
2004年的 《受難曲》(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)記述耶穌生命中最後12小時的受難記載。由於片中迫真及血腥的受難場面,一度引起極大爭議。 這套由米路吉遜(Mel Gibson)執導的史詩式福音電影,共斥資逾六億美元。他本身是名天主教徒,完成《受難...
Jasmin
2018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從兒童身上的一堂課 靜默,朝拜,祈禱
文:Aldo Maria Valli 譯:姚子汶 妻子今天告訴我,有關他與孩子們的一個美麗經驗。孩子們今年已是第二年上道理課[主日學]了。 班中有13名男孩,約九歲。而這堂課的主題為「召叫」。首先說舊約,然後講授新約。在他們加深對亞巴郎的了解後,便是梅瑟的故事:他的來源,生...
Jasmin
2018年3月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聖母蒙召升天 基督徒的信德告訴我們甚麼?
下週二(8月15日),普世教會慶祝聖母蒙召升天慶節。自第五世紀開始,慈母教會已暗示了對聖母瑪利亞靈魂與肉身一同蒙召升天的信念。第六世紀,東方教會已普遍隆重慶祝「聖母安眠」慶節。 到了1950年11月1日,教宗庇護十二世頒佈《廣賜恩寵的天主》憲章,正式確立聖母蒙召升天的信理:...
Jasmin
2017年8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我們領聖體後,耶穌存留有多久?
文:Philip Kosloski 譯:姚子汶 天主教會的偉大珍寶就是聖體聖事 — 耶穌自己蘊藏在麵餅和酒的形態下。如教理所載,我們深信 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身體和血,連同祂的靈魂和天主性,即整個基督,真正地、真實地、且實體地」蘊藏於至聖的感恩(聖體)聖事之內。(《天主教教...
Jasmin
2017年5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聖週中默想痛苦 痛苦中尋主之旨意
逾越節三日慶典乃整個禮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,同時在提醒著我們,基督的復活是我們信仰的核心。若基督沒有復活,我們的信仰便是死的、便變得沒有意義。然而,當我們提到復活節的喜訊前,我們不得不談到基督的苦難與死亡。 耶穌基督的苦難,就是祂對我們人類的愛。基於這份愛,他選擇了痛苦、受難...
Jasmin
2017年4月1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為何傳統要蓋着苦像過聖周?
到了四旬期的尾聲,大家可能會注意到一些傳統聖堂的十字苦架好像消失了,並多了一些紫布包著的物體。這其實是教會的一個傳統,主要是在這時期來特別提醒我們要專注懺悔的一種方式。 傳統上,會利用紫色布料包着苦像,甚至包著一些聖像與聖畫,有些聖堂更會直接將苦像、聖像與聖畫統統暫移,以視...
Jasmin
2017年4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Jasmin
Thoughts. Experiences. Inspiration.
天主教澳門教區《號角報》|前中文主編
香港浸會大學|國際新聞學系學士
文字的承載力很強、威力很大
正如新聞學中所指: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a sword(筆勝於劍)。
願能透過文字,讓人更認識信仰;
願各人能透過文字,找到天主。
願透過文字,傳遞人心中所思所想;
願文字能成為溝通、改善關係之橋樑。
Let’s Connect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