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藉着愛德,維繫精神與靈魂的健康

談到「健康」,許多人都會著重肉身的健康,搶購各種健康養生保健品,好能獲得強健的體魄,以免一切病毒入侵。但今天澳門社會中,心理與精神健康的情況亦不能忽視。為你、為我作為基督徒,理應有更深一層的幅度:靈魂的健康。


「靈魂的健康」在於我們如何活出我們的信仰,我們如何與天主維繫緊密的關係,甚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,活出天主的臨在,並時刻依靠天主。但最重要的,便是如何在生活中,活出基督徒的德行,避免犯罪。罪惡有如病毒,一旦入侵了,人性的軟弱便隨即被打倒;然而,我們需要祈禱、聖事、神修指導等「保健品」的滋養,以強化我們的心神,抵抗一切誘惑及罪惡。這便是修德成聖的第一步。


沒錯,「靈魂的健康」便是我們修德成聖所需;我們要以畢生的努力,透過「修德」使靈魂保持最佳狀態,才能「成聖」,終能與耶穌基督完全合而為一。與天主時常在一起,便能確保我們靈魂的健康。


筆者獲邀撰寫此文時,本想著重「靈魂健康」,但近日社交媒體討論的輕生現象,不得不關心「精神健康」。但有趣的是,「精神健康」與我們日常、人與人之間聯繫卻息息相關,與「靈魂的健康」、與我們的信仰生活,甚至與今年「世界衞生日」的主題——「我的健康,我的權利。」——有着一絲絲的關係。
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民健康經濟委員會發現,至少有140個國家在憲法中承認健康是一項人權。 然而,各國並沒有通過法律並將其付諸實施,以確保本國人民有權獲得衛生服務。 這說明,到2021年,至少有45億人(超過世界人口的一半)沒有得到基本衛生服務的充分覆蓋。這個主題目的就是要帶出,現今這個世界仍然有許多人,連「健康」這個最基本權利也沒有。

無獨有偶,就在今年「世界衞生日」(4月7日)的翌日,大公教會慶祝預報救主降生(聖母領報)瞻禮[原為3月25日,因碰上聖周及復活節而後移]聖座教義部又在當天4月8日,公布《無限尊嚴》(Dignitas Infinita)聲明,重申人類的尊嚴超越一切環境,並期望大眾在今天社會中,保持對人類尊嚴的認知。


在這份聲明中的開首,道出每個人均有無限的尊嚴。此「無限」是基於人類都是「按照天主的肖象和模樣而受造,並在耶穌基督內得到救贖。」(拙譯,《無限尊嚴》1)而在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中發表的《世界人權宣言》中,第一條便寫道:「人人生而自由,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。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,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。」


「當人的尊嚴受到尊重,人的權利得到承認和保 障,人們便能夠盡展創意、施謀用智,並在各方面發揮 積極主動的精神,促進共同福祉。」(教宗方濟各《眾位弟兄》通諭,22)我們人類同屬一個大家庭,同活於一個「共生社區」,不論信奉哪個宗教,我們的信德告訴我們,大家同是受造物、是兄弟姊妹,這也是教宗方濟各一直強調的,因為人類的尊嚴,一切的現象與問題都不應出現:從戰爭到貧困,從對移民的暴力到對婦女的暴力,從墮胎到代孕及安樂死,從社會性別理論到數字領域的暴力。


三年多的疫情過去了,大家的著眼點彷彿回到自身,只記得吃喝玩樂及「報復式出遊」,忘記社會中仍然有許多需要我們關心、援助的人。讓我們也能在每天的生活中,向身邊的人作出些許的關顧,多一點關懷,少一點批評。透過保持肉身上的健康,以真正的愛德,活出精神上的健康,好能維繫和培養靈魂上的健康。


 
 
 

Comments
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LinkedIn

©2023 by 成事在天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