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貧窮的大洲、簡單的國度】非洲:簡單與喜樂的老師

Updated: Oct 31, 2024

數年前,就在新冠疫情影響着全球的半年前,筆者有幸到訪非洲肯亞兩週;而本主日為「世界窮人日」,讓我憶起在這貧窮大洲逗留的兩星期,並藉此分享一下這個國家如何成為筆者心中的「小老師」,同時也讓我們記得世界最弱小的一群、最貧窮的民族,為他們獻上我們的禱告。


在我們城市人的眼中,我們只知道非洲是一個貧窮的大洲,處處充滿着戰爭和飢荒,是一個我們甚少希望前往或居住的地方;可是,非洲是一個最能教導你何謂簡單、何謂喜樂。這趟旅程,是筆者多次旅程中體會最深的一次,因為這裡的人——特別是小孩子——能教導我何謂「簡單」、「喜樂」。


從非洲小孩的眼中,你會發現簡單的生活和喜樂,其實一點也不難實現。

泥造的房屋

蒙巴薩(Mombasa)是肯亞南邊近海的一個城市,是肯亞第二大城市。相對肯亞其他城市,蒙巴薩不算貧窮;相對其他非洲國家,肯亞也不是非洲內最貧窮的國家。市中心雖然有高樓大廈,但在乘車途經的,總看到棕色處處的小屋。


某天,難得看到有一間石屋,我便站在一旁,說道:「這算是窮人的家了。」在旁的導遊答道:「窮?這算是不錯的了。貧窮人通常都是住泥屋⋯⋯他們會用一種泥土,混合一些物料和樹枝,過一段時間泥土便會變得很硬很堅固,然後再蓋上許多層的乾草,這樣便能居住了⋯⋯」


她解釋,平民甚少住在石屋,因為石頭及磚頭成本較高,更別說混凝土建成的石屎屋。及後,她領我到別的村落,向我展示何謂「泥屋」。我站在「泥屋」前,靜了下來,裡面沒有燈、沒有水;但這是一個可以住十多人的家。


站在餐廳前的小孩。你沒有看錯,眼前的是一間餐廳,賣一碗豆湯大約港幣三毫子。然而,肯亞不是非洲最貧窮的國家,而這不是肯亞最貧窮的地區⋯⋯

小孩的單純與喜樂

作為一名亞洲人,街上的非洲小孩對你的膚色充滿好奇,他們不敢靠近,但他們仍然會微笑着對你打招呼。我伸出手,他們害羞地、慢慢地伸出小手,與我握手。隨行的人中,向小孩遞上了一粒糖果,小孩的臉上隨即出現滿足的笑容,立即放糖果入口品嚐,並隨手把包裝紙扔在地上。


在旅程中,有幸到了一個家庭:一對年長夫婦照顧着孫兒們,有兩名小男孩與兩名小女孩。一進入他們的石屋(剛提到,從他們房屋的物料可看出他們的家境,這已算家境不錯的家庭)時,他們正吃午飯,即:烤粟米。

這是三個人份量的午餐

小男孩看到我們,十分興奮,並立即為我們這些來賓高歌,唱了足足五分鐘;而他的哥哥則有點害羞,默默地在弟弟的歌聲到跳舞、行「Moonwalk」。然後,我們遞上了油、米、鹽等日用品,他們都十分高興——小孩們急不及待地看看袋中物品,成人們則有點淚光,並堅持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烤粟米,因為這是他們僅有的東西。


當要離開時,高歌的小男孩知道我們要走,便立即眼紅紅跑進屋內,因為他不捨得我們離開,因為我們有如他們的貴賓、有如小男孩唯一的觀眾。


作為在城市裡居住的人,我們是否知足?我們是否簡單、喜樂?實在,人生中必須有一次到訪非洲,因為字裡行間只可幻想此情景,但只有親身的接觸,你才會感受到他們那份純真與喜樂的震撼。


人生很長,也能遇到不少經歷。每當遇上不如意的事時,這段非洲之行,總是一個提醒,要知足、常樂,並時時感恩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LinkedIn

©2023 by 成事在天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